星海音乐学院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艺术类专场邀请函
日期:2025年03月06日 15:47:13

各有关用人单位: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系列批示精神的具体重要措施,协助用人单位做好进校供需见面活动,给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创造有利条件,星海音乐学院联合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举办“2024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艺术类专场”,诚邀广大用人单位参加!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承办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

二、时间主题

时间

地点

主题

2025年4月16日(周三)

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足球场)

艺术类专场

 

三、覆盖对象

1. 主要为星海音乐学院及省内高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2. 全国需招聘高校艺术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广大用人单位。

四、线上宣传

1. 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官网“高就汇”(www.gradjob.org )、星海音乐学院就业指导官网(http://xsjy.xhcom.edu.cn)对用人单位及用人需求进行宣传;

2. “大学生就业e站” “星海音乐学院就业指导”微信公众号面对全省高校及其毕业生同步发布;

3. 省内各高校“校园就业服务团队”通过微信群、QQ群及其它新媒体等渠道同步宣传。

五、招聘会亮点

1. 现场设置 “直播带岗”服务,扩大活动覆盖面,完善人才梯度配置,满足用人单位多层次人才需求。

2. 本场活动,将邀请周边高校组织相关专业毕业生参加,并通过省就业促进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各高校“校园就业服务团队”向全省高校及毕业生进行深度推广。

六、服务标准

服务费

服务明细

免费

参会

1. 安排现场招聘展位1个(3×3米);

2. “大学生就业e站”“星海音乐学院就业指导”微信公众号全程发布活动信息;

3. 星海音乐学院就业指导在线官网同步发布;

4. 企业招聘岗位横眉一条,以提交资料为准;

5. 赠送《2025届高校毕业资源信息指南》1本;

6. 赠送文具及餐饮2份。

 

七、参会流程

1. 提交参会资料:

《参会回执》(盖章扫描件)

《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或复印件)

《招聘信息表》(须严格按要求填写)

2. 参会资料通过审核,并获取《现场招聘会报到函》,即完成参会报名;

3. 如因不可抗力未能参会,参会单位应于活动结束前向我方出具单位书面证明。如因其他原因或无故缺席,将影响后续场次报名。

八、入校要求

1. 同一企业进校及参会人员不超2

2. 报名提交后,视同认可本邀请函所示要求,更多参会详情,请留意《现场招聘会报到函》及组织方的实时通知。

 

2025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艺术类专场

参会回执

注:1.本回执仅为参会申请,获得组委会审核通过并告知后方才确认参会成功;

   2.组委会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公司代理招聘业务,请用人单位认真辨别,谨防受骗。

 

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电话:020-87677176、13560006810(微信同号,请备注参会企业名)

 

星海音乐学院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前身是1957年10月创建的广州音乐学校;1958年9月设置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66年1月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艺术专科学校;1970年10月与广州美术学院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1978年3月复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广州音乐学院;1985年12月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学校现有广州大学城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292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和1所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中),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形成了教学、创作、表演与研究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附中、本科、研究生相衔接的办学层次。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5326人,研究生428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97人,附中学生752人。

  学校全力建设一流学科专业,“音乐与舞蹈学”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我校已招生的10个专业中,共有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艺术管理、舞蹈表演、艺术与科技、舞蹈编导、舞蹈学、表演(音乐剧)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占比达100%,取得了阶段性丰硕成果。加强一流课程建设, 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3门课程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获较好等级、全国第一轮专业硕士水平评估排名艺术类院校第5名。学校成为广东省新一轮博士点建设重点单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拥有一支结构较合理、素质优良、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截至2022年12月,大学部教职工508人,其中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11人,外籍教师17人附中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正副高职称占比约32.26%,博士2人,外籍教师3人。学校还聘请了叶小纲、陆威、诸大明、胡胜男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2018年以来,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省级项目115项。在本学科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共588篇,其中被CSSCI 等权威期刊收录的论文120篇,获得专利4项。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2019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2020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近5年来,教师获得省(市)级以上其他奖励500多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入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2017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音乐展演”“音乐‘家’音乐季”“周文中国际音乐学术研讨会”“首届国际音乐文献翻译研讨会”“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2021赵宋光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高端学术研讨会及艺术交流活动。邀请世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名家前来讲学、举办音乐会和大师班,近几年,来访及聘为荣誉教授、名誉教授、特聘教授的中外音乐家包括:马友友、阿什肯纳齐、芮内•弗莱明、王健、林昭亮、宁锋、郎朗、殷承宗、鲍蕙荞、储望华、刘诗昆、和慧、迪里贝尔、吴碧霞、戴玉强、廖昌永、沈洋、叶小纲、莫华伦等。学校也派出演出团体到国(境)外交流访问演出。学校还与欧美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39所知名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秉持质量兴校。始终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己任,遵循“求真、尚美、崇德、敬业”的校训,弘扬“星海精神”,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德艺双馨高素质艺术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两万四千余名各类人才。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1356项,包括金钟奖、桃李杯、荷花奖、文华奖、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奖、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奖等;多次受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邀请参加国家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并受嘉奖。学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排名前三。

  学校历经60余载几代星海人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立足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音乐舞蹈教育中心,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肯定。进入新时代,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全会精神,以“中国格局、世界眼光、岭南文脉”谋划和推进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积极响应和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文化强省战略,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音乐舞蹈人才、推出一流标志性成果,建设一流学科,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岭南特色的高水平音乐学院而努力奋斗!